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 > 陇原风采 > 正文

文溯阁《四库全书》珍藏永登县连城妙因寺始末

发布时间:2023-01-24 10:28:25

  作者:李庭明 杨善德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修古籍丛书,被誉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集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化典籍之大成,实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历时十年,四库成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皇帝下诏设立四库全书馆,并在全国范围内征书。在皇帝的亲自督促下,调动了当时全国一流学者360人,由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任总纂,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五月开馆纂修,每天至少有600人用上乘榜纸按既定体例工楷缮写,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历时十年。共收书44类、70属、3461种、79309卷,36275册,2290916页,6752函,总字数9.97亿字(此卷册数目因版本不同而略有差异)。《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别采用青、赤、白、黑色丝绢做书册封面,装帧精美考究。为便于长期保存,特制楠木函套,每若干册放入一函。

  由于编纂人员都是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其内容覆盖哲学、历史、文艺、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地理、算学、生物学、农业、占卜等,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文献。同时,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故而编书固是盛举,也成浩劫。 

  为妥善贮藏修成后的《四库全书》,纂修之初,乾隆即命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式样建“内廷四阁”,即自三十九年(1774)秋至四十六年(1781),先后兴建的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辽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乾隆亲自撰写《文溯阁记》,其中谈到四阁的立意,说“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意”,“水各有源,同归于渊,渊为源尾,源为渊头;由渊觅源,其经为津,其行为溯”。

  《四库全书》编成后,第一部于四十七年(1782)入藏文渊阁;第二部于同年秋开始分五批陆续入藏文溯阁;第三部于四十八年(1783)入藏文源阁;第四部于四十九年(1784)入藏文津阁。上述四阁,即所谓“内廷四阁”或“北四阁”,主要供御览。 

  乾隆“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遂拨内帑银一百万两,于四十七年(1782)七月开始“续缮三分书”,于五十二年(1787)四月成书,五十五年(1790)始陆续颁藏扬州天宁寺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即所谓“江南三阁”或称“南三阁”,供江南士子借阅、传抄。

  七部《四库全书》陆续入藏之后,乾隆帝对管理和利用工作极为重视,大到设官分职,小至入阁观书,都亲自过问,反复申饬。根据乾隆帝的谕旨,内廷四阁都分别设置有关官职,制定管理章程,指派专人负责,妥善保管收藏。而江浙三阁全书,乾隆帝多次颁发谕旨,要求地方督抚大吏准许当地士子进阁阅览图书,并做好书籍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二、坎坷流转,剩三部半

  然而,近代以来,清朝统治由盛转衰,列强入侵,战乱频仍,人民饱经忧患,世事几度沧桑,七阁《四库全书》也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历史命运,不满百年,剩三部半。
文渊阁《四库全书》自嘉庆以后,便长期沉睡宫中。辛亥革命后,全书暂归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不久又正式交由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保存。抗日战争期间,随故宫所藏历代文物南迁上海,又辗转迁往重庆、南京等地。1948年,被运至台湾。现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溯阁《四库全书》亦经坎坷,基本保存良好,现珍藏于甘肃省兰州市“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留待后文,详述始末。

  文源阁《四库全书》于咸丰十年(1860)毁于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大火,文源阁所在的遗址,已不可找寻。目前,唯有原“文源阁记”石碣作为文源阁《四库全书》仅存的文物随文津阁《四库全书》收藏于今中国国家图书馆。

  文津阁《四库全书》的保存和管理基本未受到战乱的影响。1914年,全书连同书架一并运到北平,1915年正式移交京师图书馆。至今这部《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惟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一部。现在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文宗阁、文汇阁《四库全书》毁于太平天国战争。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的军队攻入镇江、扬州,文宗阁和文汇阁在战火中被焚毁,阁中珍藏的《四库全书》均付之一炬,荡然无存。

  文澜阁《四库全书》也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队第二次攻打杭州,文澜阁在战火中倒塌,阁中《四库全书》也大量散失。经当地的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抢救补抄,基本上恢复规模。1911年,移至浙江公立图书馆保存。后又经几次补抄整理,江浙三阁仅存的这部《四库全书》终成全本。现珍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三、文溯阁本,曾藏连城

  文溯阁《四库全书》是内廷四阁《四库全书》之一,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继文渊阁本之后修完的第二部,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一月二十八日。全书共计3474种,6144函,36315册,79897卷(据2001年6月《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清点册”》统计),均为清内府写本,盛于特制的楠木书匣内,每匣上面均刻有书名。书册为软面包背装,其封面,经部用绿绢、史部用红绢、子部用青绢、集部用灰绢;纸张选用的是洁白坚韧的开化榜纸,工楷墨书,字体隽秀;每册书首页的左上角钤有“文溯阁宝”朱红大印,尾页则盖“乾隆御览之宝”朱红印玺;每页都是固定的格式,均为红色边栏、界格,四周双边,每页8行,每行21字,书口鱼尾上写“钦定四库全书”,下写书名及页码;每书前冠以该书提要,次写该书内容。乾隆四十七年(1782),盛京皇宫的文溯阁竣工,自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十六日,第一批雇用抬夫起运,十一月十三日运抵,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三月二十日第五批运达,历时五月余日,才将《四库全书》全部运抵并安放在文溯阁内,书阁合一。同时运来的还有另一部巨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后,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复校。

  文溯阁《四库全书》的管理比较规范,保存也比较完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10月,八国联军入侵,沙俄侵占东北,文溯阁院内建筑沦为俄军马厩和炮兵营房,39卷被窃。辛亥革命后,全书于1914年一度运至北平,藏于故宫保和殿。后于1925年8月,运回文溯阁,由保管委员会负责管理保存。1926年,查出阙失16种72卷,随即委派专人根据文渊阁本补抄齐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全书也由伪满国立奉天图书馆接管,历时六个月,对本阁图书进行了彻底检查。1934年派人赴京依据文津阁本,对原补抄时缺漏的3种12册书进行了又一次补抄。至此,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才又恢复完整。因文溯阁出现渗漏现象,1935年在文溯阁院内西南部新建一幢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书库,称为新阁,1937年6月竣工后,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及《古今图书集成》全部移藏新阁。日本投降后,则交由国民党政府的国立沈阳博物院图书馆保存。东北解放后,全书由东北人民政府文物处接管,后交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的前身)保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全书转移到黑龙江省讷河县一个小学校中。第二年夏天,为防水患,又将《四库全书》迁运至黑龙江省北安县。朝鲜战争结束后,《四库全书》重新运回沈阳,继续收藏在新阁中。

  六十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紧张,为确保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安全,1965年初,辽宁省文化厅向文化部提出了将文溯阁《四库全书》拨交西北地区图书馆保藏的建议。1966年3月,文化部办公厅对辽宁省文化厅答复如下:“你们基于战备需要,曾建议将你省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一部拨交西北地区图书馆保藏,此事业已由我们报请中央宣传部并中央文教小组批准,经与中共中央西北局商量结果,他们已指定由甘肃图书馆收藏,关于交接手续,请你厅径与甘肃省文化局联系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四库全书’拨交西北地区保藏”[66]文厅图字24号,1966年3月17日》)。接到文化部指示,甘肃省文化局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责成甘肃省图书馆接收保管。甘肃省图书馆遵照文化局要求,制定了《文溯阁《四库全书》接收和保管工作计划》。甘肃省文化局还组织考察选址小组,历时一个多月,先后对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靖远法泉寺等地进行了全面考察,后经甘肃省人委批准,将永登县连城鲁土司衙门和妙因寺全部拨归甘肃省图书馆使用,作为《四库全书》战备存放之处。地址选定后,甘肃省图书馆组成了赴沈阳五人接收小组,于1966年9月7日启程,到达沈阳后和辽宁省图书馆人员一起对图书进行了逐页、逐册、逐函清点检查。辽宁省图书馆还整理出了一个完整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检查纪要》。从9月13日开始,一直到10月14日,沈阳和兰州两地交接工作才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兰州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中,主要是与当地派出所、武装民兵连取得了联系,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对鲁土司衙门和妙因寺环境进行了清理、维修和加固。10月7日,在沈阳铁路局的精心安排下,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共装了三个车皮,由辽宁省图书馆派员二人与甘肃省图书馆五人共同押运,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行程近三千公里,于10月13日,文溯阁《四库全书》安全运达兰州土门墩车站。兰州军区的30辆军用卡车已提前1小时到达车站并直接开上了站台,火车到站后立即开始装运《四库全书》,共装了27车,随后被秘密运抵永登县连城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大经堂保藏。

  运抵连城妙因寺交接的具体项目如下:

  (一)文溯阁《四库全书》共计为6141函,3474种,36315册。其中经部957函(内有两函是空匣,据解放前的检查记录是原空缺),705种,5483册;史部1584函,569种,9487册;子部1584函,922种,9076册;集部2016函,1278种,12269册。整个《四库全书》中补抄本为17种60册,其中经部6种33册;史部3种15册;子部3种3册;集部5种9册。

  (二)(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3函,1种,17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20函,1种,127册;(钦定)《四库全书》考证12函,1种72册;(钦定)《四库全书》分架图4函,1种,4册。

  (三)(钦定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576函,1种,5020册。

  (四)《四库全书》保管资料,共计为5种21册。

  (五)辽宁省图书馆《四库全书》分类卡片目录一套,计4977张。

  妙因寺大经堂建筑面积730多平方米,是当时较为理想的《四库全书》战备书库。为了防盗,特地加固维修了大经堂周边寺院的围墙,大经堂窗户也用钢条、铁网进行了封堵。为防火灾将门窗、柱子等都涂上了防火漆,在院内修了一个蓄水池,购置了消防缸、手摇抽水机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为了防潮,又在书籍下面垫上了十几厘米见方的木头,并且每天开窗通风,定期检查室内温湿度。当时运送来的《四库全书》保护设施简陋,书籍装在木头箱子里,只是在箱子外围刷了防火漆和石灰。1967年6月,甘肃省人委拨款5万元,用红松木制作了1200个战备书箱,替换了原来的包装箱。新书箱5个一组相叠,就像一个大书架,既结实又美观,管理人员换药、检查比以往方便了许多。全书运抵连城时,特意雇用连城村不识字的村民搬运。入藏后,又豢养数条猛犬看护。保密之严,竟然无外人知道其中秘密。当时对外界的统一说法是在当地建立“连城图书流通站”,故连城镇百姓一直到《四库全书》易址,所有的藏书都搬走之后也不知有一部国宝曾与他们为邻好几年。时至今日,任然少有人知。

  就这样,从1966年10月13日至1971年6月12日,文溯阁《四库全书》在连城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大经堂存放了四年零八个月,虽然当时保藏条件艰苦,但由于管理人员辛勤工作,采用多种措施严加保护,在远离省城兰州,人烟相对稀少的连城,《四库全书》安然度过“文革”最动荡的时期,未受到任何损失。也可以说因为《四库全书》,鲁土司衙门和妙因寺安然度过了那段危险的时期,得以保全。

  1971年6月,文溯阁《四库全书》又从连城秘密迁移至榆中甘草店新战备书库,保存长达三十五年。

  2005年7月8日,一座依山傍水,绿荫环抱、富丽典雅、庄重秀美,具有浓郁明清建筑艺术风格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在兰州市黄河之滨竣工落成并投入使用。新藏书楼占地面积52.9亩,建筑面积5700多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安全性能、内部设施及现代科技应用,均处于国内同类建筑领先水平。

  2005年7月1日,“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正式成立。群贤荟萃,“四库学”方兴未艾。

  抚今追昔,可以说,国运兴而文化兴,国运衰而典籍亡,一部《四库全书》的命运,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缩影。

  如今的鲁土司衙门和妙因寺,早成“国保”,焕然一新。大经堂巍然屹立,黑漆剥离,掩尽了它原有的雕梁画栋,而它曾与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殊胜因缘,成为妙因寺以及古镇连城永久的荣耀。

 

来源:永登县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