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星期日
首页 > 陇原风采 > 正文

“八棵树精神”——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的根脉

发布时间:2023-05-16 09:41:10

扎根戈壁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甘当路石
“八棵树精神”——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的根脉

  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戈壁滩上,八棵年轮高达70余年的白杨树背靠祁连雪山,面对天下雄关,笔直高俊,迎风挺立,默默守护着嘉峪关这座城市。


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嘉峪关养护道班班长郑占乾带着妻子及工人家属们栽植的,是嘉峪关最早的树,也是见证新中国公路发展历史的树,更是见证一代代养路工人艰苦创业的树。

  1952年初春,风沙弥漫、天地昏暗,为了阻挡风沙对公路的侵蚀,在茫茫戈壁的嘉峪关下,郑占乾在艰辛工作之余,带领职工和家属,在“土坯房大通铺,一井一缸一皮褂”的艰苦生活条件下,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种下去。他的妻子有四个月的身孕,跪在地上,用舀饭勺子和大家一起挖坑种树。为了种活这些树,郑占乾自己和工友们在恶劣环境中,以生命换树命,最终有八棵树苗在精心呵护下顽强成活。在一代代公路人的精心呵护下,这些枝条不畏严寒酷暑,顽强成长。春秋更替,几经沧桑,最终有了戈壁荒漠上的一片林海。


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全景

  近年来,甘肃省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老一辈交通人筚路蓝缕,在茫茫戈壁和祁连深山修路、养路、护路的感人事迹为基础,以“八棵树”为象征,总结凝练了“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构筑了嘉峪关人的精神大厦,展现了新时代嘉峪关人和甘肃交通人的精气神,丰富了新时代交通精神谱系和新时代交通人的精神家园。经过持续学习宣传和传播推广,在嘉峪关市和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乃至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


现代化养路设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甘肃省只有34条公路,能通行汽车的仅3200多公里。经过70年的发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近22.27万公里(含村组路),是1949年的近70倍,高速及一级公路达6000公里以上,比1949年能通行汽车的公路里程还长;实现了所有市州政府驻地以高速公路贯通,所有县市区政府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基本形成了以省会兰州为中心,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道为干线、县乡公路为分支,沟通全省城乡、连接周边省区的放射状公路网。


全省道路辐射全国

  回顾甘肃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取得今日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成就,无不是源于一代又一代甘肃交通人的茹苦含辛、默默奉献、敢于担当;无不是源于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开拓的苦干实干。说到底,“八棵树精神”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地实干,就是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忘我、默默无闻地奉献,为了甘肃的发展和振兴甘当铺路石。


1955年用洋镐 铁锹 抬筐 挖冻土 运山石

  1955年,为适应镜铁山矿勘探工作需要,省交通厅根据交通部指示和地区实际,集中力量修建了民众路至镜铁山全长84公里的专用公路,祁连山区寒风刺骨、地冻如铁,其中吊大坂地段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更低,许多人都不能适应高原反应,当时的筑路环境就是这样的艰苦,而当时的修路工具,只有洋镐、铁锹、抬筐等,面对困难,修路人毅然发扬大无畏的创业精神,战严寒、掘冻地、炸石方,不惜忍饥受冻、流血牺牲,仅仅历时两个月就奇迹般地完成了修建任务。这是老一辈公路人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缩影,更是一代代公路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八棵树”的精神传承。


甘肃省首段高速公路钢渣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在嘉峪关成功铺筑

  2020年8月,甘肃遭受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造成陇南、甘南、定西、天水等地公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多处交通中断受阻,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应急抢险中,甘肃交通人冲在一线,奋斗在最危险的地段,第一时间修复了水毁公路,保障了畅通。省委书记林铎同志在《陇南等重点地区应急救灾工作简报》的批示中就对全省交通公路干部职工给予了高度肯定。


2020年8月陇南暴洪泥石流特大地质灾害公路抢修

  灾难面前,交通人再次勇挑重担,一场与水毁鏖战的冲锋号就此吹响。省交通运输厅立即成立陇南公路灾毁应急抢险指挥部,紧急调配39支交通应急抢险队伍,从远在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金昌,到距离千里的临夏、白银、兰州等地纷纷集结应急队伍,朝着文县方向挺近;甘南应急抢险队伍在省交通运输厅统一指挥下,7日塵战打通迭部多儿沟至麻牙班藏村5.2公里便道,10个昼夜攻克舟曲曲告纳至博峪66公里灾毁路段;省公交建集团组建4支应急抢险队、4支应急抢险预备队,投入抢险人员143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主要机械设备56台,奔赴陇南抢险一线,对灾毁严重的重要路段、影响群众生活的重要路段及县区急需抢修的村组道路展开应急抢修……公路抢险“钉子户”舟曲迭部公路灾毁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长李福林、“失联”72小时打通“生命通道”的陇南公路局副局长邵中华,以及连续数十日坚守在抢险第一线的交通抢险队伍,一个个甘肃交通人不畏艰险、初心如磐、无私忘我、逆行出征,抢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保障了一个个人民的财产安全。面对巨大的抢通保畅压力,广大应急抢险队员不畏艰难,主动请战,在灾毁应急抢险中充分发扬“两路”精神、践行“八棵树精神”,勠力同心、英勇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甘肃交通人的使命担当。


除雪保畅,公路人守护平安回家路

  “八棵树精神”的传承弘扬历程,充分展现了嘉峪关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是嘉峪关人创业史、奋斗史的集中体现,它高度契合甘肃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轨迹,是交通人弘扬“两路”精神的甘肃实践,是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谱系的“根文化”,是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何昱蓉)


“天路”省道215线

 

来源: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