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生态美,宜居宜业幸福村。柏油村道平坦干净,田畴阡陌瓜果飘香,农舍庭院别具特色,乡风民情和谐淳朴……如今,走进天水清水的和美乡村,弥漫的是诗意,品味的是意境,流淌的是乡愁。
天水市清水县始终把和美乡村建设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根据村庄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统筹考虑区域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村庄发展定位、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形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科学确定了5个省级、10个市级、10个县级示范村创建对象,明确了创建内容,做到了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爱民说,“今年以来,清水县聚焦‘14+6+5’乡村建设指标内容,立足乡村实际,体现村庄特色,尊重农民意愿,促进全村‘颜值’‘气质’双提升。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统筹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五大要素’,推动项目、资金、人才向和美乡村建设聚力,促进村庄面貌大转变、大提升。因村施策打造文旅赋能、产业融合、特色保护等不同类别的和美乡村,白沙镇赵沟村、红堡镇周家村、贾川乡梅江村3个省级和美乡村创建取得积极进展,5个市级、10个县级和美乡村创建工作有序推进。5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0个市县级示范村围绕拆违治乱、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和风貌管控,扎实开展建设整治,累计改厕1223户。”
白沙镇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全链条发展食用菌产业。“赵沟村以建设木耳专业村为目标,发展大棚吊袋木耳,种植125个标准种植棚,种植菌棒250万棒,年产木耳 30 万斤,产值达1050 万元。发展林下椴木种植800 棒,年产160斤,预计收益2万元。发展田间地摆木耳种植,种植地摆木耳5亩,种植菌棒5万棒,年产5000斤,预计收益 20万元。”白沙镇副镇长李爱国说。
清水县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提升农产品产值为重点,聚力打造干鲜果、草畜一体、中药材及小麦育种、高粱、食用菌、汉麻等特色产业,按照适地适种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气候和产业发展基础,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特色产业。
走进贾川乡梅江村,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平整宽阔的乡间小道相映成趣,农家庭院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共同绘制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田园生活图景。
贾川乡梅江村村民朱入堂高兴地说,“乡村建设以来,村上的变化太大了,路面硬化了、地下水道管网打通了,下多大的雨都没问题,栽花种树让村上的环境越来越好,干完活回来可以在树下乘凉,我们的精神面貌也比原来好多了。”
清水县接续推进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为重点,从群众最急需的巷道硬化、排污管网、户厕改造、水渠、护坡等基础设施入手,扎实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绿化专项行动月活动,累计参与群众1.8万人次,出动机械831台,整治“八乱”问题7326个,绿化面积达到2.9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清水县积极探索建立“主题党日+文明实践”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引领作用,各乡镇围绕村情实际,不断总结完善党建联盟引领型、崇文重教引导型、村民议事参与型等8种乡村治理模式,挖掘了金集镇城科村“红九条”、贾川乡梅江村大槐树讲坛、草川铺镇磨儿村“三类”人才引领治理、白沙镇桑园村“四个群众说了算”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探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如今的清水城乡,随处可见绿水青山环抱着美丽新村,繁花绿荫衬托着田园村居,阡陌纵横通畅着农家生活,一幅幅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