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赈”心助开幸福花。近年来,天水市清水县抢抓国家发改委创新赈济模式项目申报机遇,积极把项目实施与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综合赈济模式,动员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经历七八月的忙碌采摘,冬天的木耳大棚迎来了一年中短暂的“休假”。在丰望乡王扬村木耳大棚内,十几名工人抢抓农闲时节,正忙碌地对大棚的地面和废弃菌棒进行处理,把原本有些寒冷的天气“搅得”热热乎乎。
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丰望乡坚持把河道治理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按照“沿河筑堤、沿堤建棚、按棚种耳”的发展思路,整理出河堤两岸土地100亩用于特色产业发展。新建木耳基地1处,搭建吊袋式木耳大棚80座3.2万平方米,年产量100吨,实现净收入16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200人就近就业,预计年增加务工收入16万元左右,同时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民稳定增收与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村上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建立了木耳大棚,今年我一直在大棚里面务工,十月份木耳销售后,给我们付了工资,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王杨村村民王世世说。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带动当地监测户等低收入群体36人参与务工劳动技能培训3次,人均发放报酬1.15万元,走出了发展致富新路子。通过河道治理、护坡治理、公共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打造了和美乡村新样本。按照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利用整理出的100亩土地,发展食用菌产业,使小木耳成为助推该村发展的大产业,并与当地苹果、花椒、万寿菊等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形成了“三梁一湾一流域”的产业发展局面,激发了产业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丰望乡紧紧围绕产业就业双轮驱动这一抓手,通过开展木耳种植技能培训,10户群众在家门口自主发展产业;开展建筑工匠培训,使160人掌握了一门技能,实现了稳定就业。王杨村多年来因资金短缺,水患一直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项目的实施解决了群众多年来的夙愿,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丰望乡乡长成琪说。
以工代赈项目的牵引初步绘就了“一村一韵”的王杨印记,如今的王杨村河道畅了、产业兴了、乡村美了。一个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王杨新村正朝着美好愿景阔步前行。(马成龙 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