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水市清水县白沙镇以破解基层治理实际难题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出“四融合四突出”模式,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推进阵地建设与服务管理相融合,突出资源整合力,破解服务群众难题。结合开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四化两度提升行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群众能力建设互促互进。将党群服务中心分为“示范型、达标型、薄弱型”三类,重新整合装修各功能室,提高利用率;开展摘牌减证活动,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依托村内公共空间,开辟晾晒场,帮助群众晒麦,组织返乡大学生、学区教师组成志愿托管服务队,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等服务;以公路沿线各村为重点,建立便民小驿站7个,为群众免费提供茶水、雨伞、急救药品、应急充电服务;新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7个,配套群众座椅28个,推出村级政务服务事项30余项,让群众办事更快捷更舒心。
推进村民自治与队伍建设相融合,突出队伍凝聚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整合农村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以及“四会”成员力量,强化村民自治组织队伍建设,着力破解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线,着力建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对网格员进行业务政策培训,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摸、社情民意采集、特殊人群走访、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注重吸纳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军人等加入村民自治队伍,编制“十好”“八要八不”等,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自觉抵制“黄赌毒”等违法行为,推行“四个群众说了算”群众自治模式和“四化”乡村治理模式巧解乡村治理难题。
推进文明实践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突出文化硬实力,破解文明创建难题。依托郭相忠故居旅游景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文明实践活动,为到郭相忠府旅游的游客进行现场解说,讲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的建筑文化和所传承的民族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传统文化小讲堂”志愿服务项目,向中小学生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白沙历史文化,用先贤激励后浪。同时,挖掘赵充国文化,打造“充国文化小院”,通过宣讲充国文化,让村民们从历史典型模范人物代表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围绕温泉村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爱心小导游”服务品牌,组织志愿者开展引导讲解、篝火表演、互动娱乐等服务活动,用志愿服务推动文明旅游,进一步助力文明村镇创建。
推进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相融合,突出组织引领力,破解增收致富难题。把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坚持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发展、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创新“党支部+企业+基地+群众”的发展模式,构建“园区大棚示范种植+集体田间地摆种植+农户庭院经济种植”的产业结构,发展木耳、榆黄菇、平菇、滑子菇四类菌菇种植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依托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发展温泉村乡村旅游产业,形成农家乐、民俗美食街、休闲农业、民宿和游客中心、互动性体验区五大业态板块,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农推项目213个,吸纳监测对象、脱贫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务工就业7360人,发放劳务报酬8765万元,以“产业+以工代赈”模式切实推进群众增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