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至,为给辖区内的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有益、丰富多彩的假期学习环境,王河镇紧扣“四百”主题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照“123”工作思路,通过招募返乡大学生、镇村干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式,创办假期“公益课堂”,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切实分担留守儿童家长假期作业辅导负担,给予辖区留守儿童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关爱。
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志愿者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通过课堂互动、课后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寓教于乐,学习氛围浓厚。摒弃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采用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多种趣味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课堂上,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欢声笑语不断,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收获了快乐和友谊。
暖心关怀,注重身心发展。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公益课堂还十分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每天安排了适量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释放学习压力。同时,老师们会时刻留意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让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自开课以来,王河镇“七点半公益课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家长们纷纷对这一爱心举措表示由衷的感谢,一位家长激动地说:“这个公益课堂真是太好了,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孩子在这里既能学到东西,又过得开心,我们特别放心。”孩子们也对公益课堂喜爱有加,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来上课,在课堂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近年来,王河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2023年率先成立“七点半公益课堂”,由镇干部、老师组成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义务辅导作业163次。近期,各村利用大学生返乡机会,纷纷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累计组织志愿者60余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场(次),切实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下一步,王河镇将进一步探索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切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