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清水县金集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模式,立足群众根本需求,深度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举措,将提升乡风文明与推进移风易俗相结合,探索形成“红九条选树引领模范,先进人物塑铸文明风尚”乡村治理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挖掘出一批具有宣传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金集榜样”,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形成了文明婚嫁的新风尚,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凝聚文明力量。
连日来,金集镇志愿者宣讲团队走进辖区各村组开展接地气、入人心“小板凳”移风易俗宣讲活动,通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咱们要为孩子以后的生活考虑呢,看咱们村里的杨爱国,去年10月份只收了四万元彩礼,现在女儿嫁过去了两亲家关系很和谐,小两口也过得和和美美的。彩礼要的高了,孩子以后的日子都是在还账中……”在张牛村大槐树下,宣讲员从身边例子入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高额彩礼的危害,不仅给年轻人造成经济压力,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彩礼引发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不计其数。宣讲员呼吁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树立文明婚俗新理念,培育文明乡风新氛围。
活动现场,志愿者还给参与活动的群众发放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宣传折页及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
“以前我也觉得彩礼越高,女儿就嫁得越风光。但自从村里开展抵制高额彩礼的宣讲后,我深受触动,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放宽眼界,现代社会婚姻自由,人家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所以女儿出嫁时,我和家人决定只要四万元彩礼。我们明白,彩礼再高也买不来女儿的幸福,况且小两口刚结婚就背上债务,这日子还咋能过得舒心?如今看着孩子们没有被彩礼债务所累,他们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我很庆幸当初做了这个决定,也希望村里其他人家能像我们一样,不再被高额彩礼束缚,让孩子们自由地去追求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张牛村村民杨爱国说道。
一块空地、一份宣讲资料、几张板凳、一群乡邻……金集镇通过“小板凳”宣讲,用切合群众的场景、贴近群众的语言让宣讲活动变得“接地气”。接下来,金集镇将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坚决遏制高额彩礼之风,以实际行动给幸福做加法,给彩礼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