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星期三
首页 > 陇原风采 > 正文

天水市清水县土门镇:老手艺变身“金钥匙” 小笤帚“扎”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1-16 11:10:26

  一把小小的高粱笤帚何以成为打开致富门路的“金钥匙”?一项小小的“指尖技艺”如何发展成为群众创业增收的撬动点?在天水市清水县土门镇,“点草成金”的想象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为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土门镇依托高粱产业园建成高粱文创产品加工车间,面向全镇有手工制作基础、对手工制作有浓厚兴趣的在家群众开展高粱工艺品制作教学,在加工车间里,前来学习捆扎高粱笤帚的村民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一派繁忙热闹景象。历经捆扎、成型、整形等多道工序,半小时后,一把小笤帚就制作完成了。


  过去,手工笤帚款式较单一,主要用于扫地清洁,现在除了常见的扫地笤帚,还有用于扫床、刷锅的笤帚,以及衍生出的众多笤帚饰品。近年来,国潮文化流行,手工笤帚饰品具有镇宅辟邪、如意旺财的寓意,小笤帚与彩线编织成的“福”“喜”“吉”等字相得益彰,整体造型奇特精巧,变成了实用与观赏兼具的艺术品,产品受众越来越年轻化,古老的手艺越来越有活力。


   “高粱产业园免费提供高粱秸秆、彩线等原材料,并以每把10元的价钱收购笤帚成品,再统一销售,最大限度拓宽市场、降低风险。大家只需专注技艺提升,无需担忧订单来源和销售问题,手巧麻利的人一天能扎10把左右,技术熟练后,还可以领了材料在家里做,让在家群众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有效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信心。”土门镇副镇长冯小明说。

  “加工车间就在家门口,还能把材料带回家灵活安排时间扎小笤帚,既方便照顾孩子,又能学到新技能,坐在家里就能挣钱,干着也开心。”50来岁的白引梅满脸喜悦地说道。


  一把高粱一团线,人们在手工笤帚里编织着祝福,也编织出了财富。接下来土门镇将对接村企合作,采取“企业+加工点”相结合的经营思路,利用村里闲置的土地,房屋来开展代加工项目,让高粱工艺品成为村村特有产业,逐渐实现高粱文创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让手工艺品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绝活。

来源:清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