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帮帮这个小伙子吧!”4月3日上午,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政府工作人员领着一名面色憔悴的年轻人匆匆走进什川派出所。原来,24岁的江苏男子赵某因个人原因独自来到什川镇,但未携带任何证件、手机和现金,因此陷入了无法回家的困境。
“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面对男子无助的眼神,什川派出所民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与镇政府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帮扶小组。警车化身“摆渡车”,载着赵某直奔兰州火车站。然而当天的直达车票早已售罄,望着电子屏上跳动的车次信息,赵某眼里刚燃起的希望又黯淡下来。
“别急,还有办法!”民警立即启动路地警务协作机制,带着赵某来到兰州铁路公安局兰州公安处兰州站派出所值班室,详细说明了赵某的情况后,值班民警二话不说:“把这个小伙子交给我们!”随后便开辟绿色通道将赵某送上列车,并联系列车乘警全程重点关照,跨越千里的温情接力就此展开。
“到家后一定给我们来个电话!”临别时,什川派出所民警紧握赵某的手再三叮嘱,并将写有民警电话的纸条仔细折进他的衣袋。一天后,一通来自江苏的感谢电话让所有参与救助的工作人员露出欣慰笑容。电话那头传来赵某感激的声音:“谢谢甘肃警察的一路护送,你们不仅点亮了我回家的路,还照亮了我人生的路!”
从百年梨园的警民连心到长江之滨的温情抵达,这场横跨17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路地警务协作机制的温暖见证。当“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化作千里护送的实际行动,这份穿越山河的警民情谊,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警灯闪烁处,自有春风度陇原。”(王棣 黄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