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首页 > 陇原风采 > 正文

榆中县城关镇: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殡葬新风

发布时间:2025-04-15 12:50:30

  殡葬改革既是民生关切的“关键小事”,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大事”。榆中县城关镇将移风易俗融入乡村治理“毛细血管”,以制度约束立规矩、以服务创新暖民心、以文化浸润聚合力,全力将群众“身后事”打造成有温度、有深度的民生工程,为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气、村庄和美注入强劲文明动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法治为基 宣讲润心 筑牢移风易俗“压舱石”

工作人员张贴文明祭祀倡议书

  城关镇严格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殡葬改革政策50问》等殡葬法律法规,坚持依法依规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积极组织镇村社干部系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积极响应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不大操大办、三天办结。全镇18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全程介入红白事办理,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明白账”,乡贤、老党员带头立下婚丧简办“铁规矩”,从源头遏制攀比之风。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变身“移动课堂”,广泛开展“十破十立·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10余场,发放5000余份倡议书,“板凳会”“院落课堂”走进田间地头,把“厚养薄葬”理念讲进群众心坎。朱家湾村利用明清古遗址,探索打造“古井旁议事”文明实践及基层治理示范点,组织村“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党员代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围绕殡葬移风易俗展开热烈讨论,大家齐聚一堂破旧俗、树新风,为推动村里殡葬改革出谋划策,让文明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

  品牌领航 服务提质 打造文明殡葬“新名片”

社区网格员向辖区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

  “喝着大碗茶,听着新政策,这样的宣传真带劲!”榆中县城关镇创新打造“兴隆峡口吹出的文明新风”文明实践特色品牌矩阵:“大碗茶”流动驿站化身殡葬政策宣讲与民意收集的“移动哨所”,镇村干部同群众边拉家常边传政策;3D手绘文化墙以艺术笔触描绘移风易俗成果,成为村民“打卡点”。分豁岔村乡风文明红黑榜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村民们以登上红榜为荣,纷纷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形成了“学先进、争上游”的浓厚氛围,推动移风易俗赋能乡村振兴“上榜出圈”。紧盯清明祭祀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护林防火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志愿者发放“倡树殡葬新风,共建文明家庭”倡议书,协助做好人员登记、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等工作,确保不出现火情。同时,大力宣传文明祭祀,倡导“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网络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安全的祭祀理念。

  文化浸润 文艺赋能 谱写文明新风“协奏曲”

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政策变成戏,道理更好记!”榆中县城关镇结合“三和”行动(即和美家庭、和气邻里、和美村庄),将移风易俗与文化活动深度融合,让文明理念搭乘文艺快车“飞入寻常百姓家”。“爱党爱国要牢记,遵纪守法做表率。村规民约齐约束,邻里和气多礼让……”在移风易俗主题示范月活动中,村民自编自演的表演唱《和美乡村新气象》成了“爆款节目”。朗朗上口的歌词,巧妙地将村规民约、红黑榜故事融入其中,引得台下观众跟着节奏不由拍手跟唱。“原来殡葬新风也能这么‘潮’!”“以前觉得文件政策难懂,现在通过文艺节目一听就能明白!”许多村民表示。这种“文艺搭台、政策唱戏”的做法成效显著,不仅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据悉,榆中县城关镇将围绕“推进殡葬改革,倡树文明新风”持续发力,“线上+线下”多渠道扩大政策知晓率,让殡改政策入脑入心。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规范和“乡风文明红黑榜”激励作用,通过殡葬改革这个“小切口”,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大变革”,为建设新时代美丽榆中注入动力。(丁筱芝)

 

编辑:王新强

来源:榆中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