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活动开展以来,清水县松树镇持续深化“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主题活动,创新构建“四级预警、三维调解、双重兜底”的“四三二”工作法,成功化解多起道路交通、婚恋家庭等矛盾纠纷,实现案件清零、群众满意率100%。今年又化解一起因医疗纠纷引发的重大信访案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范本,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新实践。
四级预警筑防线,风险防控在前沿。构建网格化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建立镇-村-组-网格员四级响应机制,实现风险防控覆盖率98.5%。一是“三色预警”精准锁定。时家村驻村干部通过“四百”活动拉网排查,发现一村民因家人住院期间突然离世,认为医院存在重大医疗过失,扬言要上访讨回公道。随后村组立即精准标记王某案例为黄色预警(风险指数63.5),生成电子风险档案及动态轨迹热力图,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双轨直报”快速反应。获悉情况后,松树镇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四百”行动应急机制,组织村组干部、邻居亲属等及时上门入户,疏导稳定家属情绪,协助办理丧葬等事宜。创新“30分钟首报-2小时续报”信息传导模式,实现纠纷苗头实时上传、动态跟踪。通过“民情直通车”系统实时上传纠纷动态,信息传递效率提升76%。三是“镇级专班”联动处置。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为组员的专项调解小组,第一时间入户调查,详细了掌握医患双方争论的焦点,摸清家属诉求的重点,通过释法说理,引导家属平复心情,采取合法渠道维护权益。组建8人应急工作组(含2名医疗顾问、1名法律专员),3小时内制定《重大风险稳控方案》,同步启动公安、卫健、司法三部门联席会商,为后续调解工作有序开展筑牢根基。
三维调解破难题,责任认定显成效。坚持专业化矛盾化解路径,创新行政调解、专业调解、民间调解三维调解机制,破解了责任认定难题。一是“专业复盘”认责定责。针对双方争论的医疗事故责任划分问题,邀请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专业调解员、卫健局工作人员,对诊疗过程复盘核查,确定医院责任划分。组织市医调委开展3轮诊疗过程推演,运用疾病诊断分组系统量化分析,出具含15项指标的《医疗责任认定书》,确认院方承担30%次要责任。二是“法律咨询”全程护航。邀请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向家属详细说明了医疗纠纷法律规定、办理程序,做好全过程法律援助服务。编制《医疗纠纷处置规程2.0》,提供8次定向法律咨询,形成“咨询-取证-诉讼”维权路线图。三是“夜话调解”融情于理。组织网格员、乡贤老人、红白理事会会长等从亲情伦理角度多次夜间劝解。经过反复沟通与协调,村红白理事会开展“夜话调解”5场次,运用《村规民约》第12条化解情感对立,最终形成了双方认可并接受的调解方案,把纠纷办成了“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的铁案。
双重兜底强保障,民生服务暖人心。实施精准化帮扶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包,积极开展人道援助。一是开通救助“极速通道”。在依法推进调解工作的同时,考虑到家属因亲人离世陷入生活困境,镇政府主动为该户群众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帮助渡过当下难关。开通“民生直通车”绿色通道,实现2000元救助金“申请-审批-发放”24小时办结,较常规流程提速82%。二是实施产业“组合帮扶”。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帮扶政策,积极在产业增收等方面持续倾斜照顾,帮助走出创伤,重拾信心。开发“公益岗+技能培训”服务包,定制“肉牛养殖+订单农业”项目,建立“合作社托管+家庭分红”联营模式,预期年增收3.2万元。
基层治理树标杆,矛盾化解提质效。近年来,松树镇积极推行智慧化治理实践,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有温度的智慧治理体系”,从而推动形成“善治”与“善智”互构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图景。一是构建智能防控矩阵。根据“陇情e通”APP预警,对19名重点人员实施“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建档精准率达98.6%。二是锻造专业调解铁军。组建医疗、劳资等3支专门调解队,吸纳2名医院退休专家,复杂案件处置周期缩短至3.5天,处置时效同比提升65%。三是区域协同联动创新。与派出所、法庭、卫生院共建“医疗纠纷调解联盟”,共享专家库11人,开展区域联合调解演练4次。
枫桥经验再深化,长效治理创新局。松树镇积极探索系统化治理机制,采取“三早”、“三圈”、“三全”措施,实现了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跨越的“枫桥经验”。一是源头防控“三早”机制。建立“日巡查-周研判-月销号”制度,推行隐患分级销号管理,近三年累计预警处置矛盾426起,重大风险化解率100%。二是多元共治“三圈”模式。构建行政调解核心圈、专业调解支撑圈、民间调解协同圈,调解成功率达96.8%。三是民生服务“三全”链条。形成“监测预警-精准施策-成效评估”全周期服务体系,群众回访满意度达98.7%。
下一步,松树镇将坚定不移地以“四百”活动为有力抓手,以提升基层服务效能为核心目标,持续推动入户走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将群众的“烦心事”转化为“舒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全力营造更加和谐稳定、温暖美好的社会环境,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松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