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中县锚定农业强县目标,着力构建“3+2+N”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转观念、改方式、变角色等方式创新开展“三社合一”工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新活力。
观念革新 制度先行——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
榆中县以“谋”为先导,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研究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的指导意见》,准确把握“三位一体”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借鉴山东烟台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经验,结合浙江、重庆等地的先行先试做法,榆中县清晰定义了供销联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三社”的内涵和外延,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模式。通过改革,农民变身股东,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方式革新 服务升级——推动“三社合一”聚合裂变
榆中县以供联社为主导,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融合,实现机构一体。供销联社利用其强大的供销网络体系优势,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化生产要素,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发布体系。一方面,与农资公司协商降低常规农资价格,惠及农民;另一方面,组织农户参与土地流转、联合种养,推动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信用社将金融服务贯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过程,既解决资金问题,又拓宽放款渠道。目前,已与5个乡镇3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展业务合作,实施土地托管4万亩,完成农资供应1000余万元,与正源公司合作完成甘草育苗2000万株、百合育种1000万粒,让“三社合一”改革焕发无限生机。
角色转变 实效为王——实现“三方得利”增收致富
榆中县积极引导农民转换角色,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土地、农机资源的共享。农户从传统精耕细作转变为现代化耕种,以促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为主要目标。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融合村级供销联社的流通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优势和农村信用服务社的金融优势。与信用社合作融资600万元,与7家专业合作社合作外销农副产品3000余万元,创造了“1+1+1>3”的融合效应,实现了增收、兴业、便民三大成效,形成了村民、村干部、村集体三方得利的良好局面。(常有俊)
编辑:王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