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皋兰县什川镇北庄村村民活动广场,有一处群众喜爱的活动场所,那就是广场一隅的兰州鼓子传习所。每天晚上7点,这里定期会进行兰州鼓子的弹唱教习,唱鼓子、听鼓子已然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乐于参与的一项常态活动。
谭成华,是皋兰县什川镇北庄村兰州鼓子协会的负责人。多年来,她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不懈努力,用心吸收培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鼓子传承人,提高鼓子爱好者演唱、演奏水平。作为一名民间艺人,她发起和带动了一支由魏公红、魏周江、魏周瑜等14名鼓子爱好者组成的传唱团队,日间劳作、农闲培训、填词谱曲,不仅演绎经典名作,而且悉心排演《礼赞二十大,歌颂新皋兰》等融入时代新风的新曲目,引导群众在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独特魅力的同时树立追求健康生活情趣的新目标。
“兰州鼓子很有韵味,值得我们代代传承。今年,我们还对皋兰曲子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其唱腔曲调进行了学习研究。”“皋兰曲子戏亦称皋兰小曲子,是以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来的地方小戏,唱腔流畅,演绎形式多样,道具简单,多以伞、扇、手帕为主。主要剧目有《小姑贤》《小放牛》《李彦贵卖水》《张连卖布》《送女》《三娘教子》等。201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谭成华谈到皋兰小曲子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025年新年启幕,谭成华和团队成员有了新的思考:“眼下,像皋兰小曲子这样的民间小戏艺术,很少有年轻人传唱,这么好的非遗文化我们不能丢。”利用冬闲时节,她和队友们坚持继承传统,融入移风易俗倡导性内容,并邀请什川本地文化能人魏公平填词,用心创作编排了皋兰小曲子《希望的田野润新风》。冬日暖阳中,这些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民间艺术爱好者,身着橙白相间的演出服,奏响扬琴,拉起二胡,操起三弦,在梨园间展现出新农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独有的热情和执着演绎新的民间文化故事,令人感动。
弹唱兰州鼓子、弹唱皋兰小曲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活跃在乡间的非遗传承人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在一唱三叹中演绎着人生的充实、善美、希望......(杨雅丽 王俊琴 王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