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央媒驻甘记者联合会 网站,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首页 > 金城瞭望 > 正文

榆中县上花岔乡: “甘草”药材种出“黄金条”

发布时间:2025-04-21 14:21:51

  春种正忙,榆中县上花岔乡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内党员与群众并肩劳作,弯腰点种覆膜,锄头起落间新土翻飞,药苗成行入土。近年来,上花岔乡坚持以党建为“犁”,深耕产业发展沃土,创新“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推动甘草产业从“土疙瘩”变身“黄金条”,蹚出了一条“党旗红”引领“产业兴”的富民新路。

  “土能生金,关键在党”,上花岔乡立足黄土高原腹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砂质土壤孕育出甘草根茎粗壮、药效成分高的天然优势,将党员先锋岗设立在田间地头。党委、政府牵线、党员搭桥,邀请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兰州市农研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专家“把脉问诊”,制定“六统一”标准推广绿色种植,从选种、育苗到采收全程把控品质,党员率先垂范,带动群众标准化种植。如今,已建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并通过GAP标准化认证,成为药企争相订购的“香饽饽”,部分饮片远销海外,亩均收益较传统作物翻两番。

  在建设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的过程中,甘草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大难题。甘草病虫害种类多且传染性强,一旦暴发后果不堪设想。上花岔乡获悉后迅速成立“党员专项工作组”,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开展“上门问诊”,探索出“甘草—大黄”三年轮作倒茬模式。党员干部带头试种成效显著,大黄根系可以疏松板结土壤,有效抑制了土壤传播病虫害,倒茬后亩产突破800公斤。汇源瑞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多亏乡上及时帮忙,我们的甘草保苗率从60%提升到90%,真是雪中送炭!”。党旗插在田埂上,难题破解在泥土中,科学与党建的融合让“黄土地”焕发新生机。

  上花岔乡发挥引领核心作用,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引”,推动辖区内各党支部与甘肃正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成功争取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促使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跟进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引导企业开发甘草饮片、甘草茶等10余种产品。在党组织服务下,企业内生动力被激发,该公司年加工量增至3000吨以上。企业负责人算起“增值账”:“过去卖原料每吨10000元,现在深加工后产值翻三倍!”产业链上党旗飘扬,在党的引领下,去年企业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土药材”变成“金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保底金——跟着龙头企业干,三金落袋稳当当!”脱贫户肖国军在正源公司切片车间月增收3000元,他笑着说:“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学技术,日子过得比甘草还甜。”全乡100余名农户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参与甘草种植,人均年增收1.5万余元。党员传授技术、群众共享经验,党群共育的“致富苗”茁壮成长。如今,甘草产业已成为上花岔乡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党群的汗水浇灌出“泥土香”,更结出了共同富裕的“黄金果”。(陶骞)

 

编辑:王新强

来源:榆中县委宣传部